我司执行国际铁路国际公路联合运输18载,公司在欧洲俄罗斯设有分公司,公司创始人在俄罗斯留学经营公司多年,对欧洲美食,文化,生态环境有浓厚的兴趣和爱好,从俄罗斯远东造船厂的起重机,桥梁,大型设备,到普通欧洲民众用的纸张,打印机,不粘胶,铝板,电缆,小型设备,机械设备,锻造机床,烘干机,球磨机,金矿设备,石油设备等拥有从集装箱,到大型超重超尺寸设备等都有成熟的全供应链物流方案。我们公司汇聚了从俄罗斯,欧洲留学,上海,深圳归来的物流青年才俊,为您的国际铁路国际公路联合运输全航线保驾护航。我们是国内几大陆港平台前期的策划方和顾问方之一,我们有和国铁近20年的良好合作关系,各地铁路陆港从13年陆续开行,一般是本地国资国企其他企业的高管进入铁路物流行业,对这个行业是一个探索的模式,铁桥人依托多年成熟的铁路和国联计划的经验,对各地陆港平台提供了深度的建议和合作方案,我们经营中欧班列,中亚班列,中俄班列,中越班列往返双向去成回程业务,中欧班列每周固定10-15班次,中亚班列固定每周3-5班,俄罗斯线路每周5-9班,我司执行包列整列火车的操作,当然也有小件拼箱散货的业务,从一个立方一吨的小散货到整列火车50个40HQ 都有成熟完成的全供应链方案,从中亚五国塔什干 阿拉木图 ,杜尚别,比什凯克等开始 依次到西欧葡萄牙的里斯本,到东欧波兰华沙,明斯克,圣彼得堡,南欧意大利米兰,北欧芬兰赫尔辛基等,全欧洲覆盖,门到门进口出口,如果是普通货物30分钟之内给您提供参考时效价格和方案,如果是液体危化品以及超大件,我们24小时给您提供到精准的报价和方案,欢迎致电我司,也欢迎到我司考察业务。我司汇聚了从欧洲,俄罗斯,上海,深圳各地汇聚的物流才俊,为您的全球贸易,特别是国际铁路国际公路运输提供一份完全意义上成熟操作快捷的方案。
记者从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获悉,郑州始发终到中欧班列境外目的站点增至11个,河南开放发展的“朋友圈”持续扩容。
近日,一列载有100TEU(标准集装箱)货物的中欧班列驶出中铁联集郑州中心站。与以往不同,这批货物将在半个月左右运抵一个新目的地——土耳其南部城市梅尔辛。
据介绍,此趟班列由中欧班列(郑州)集结中心新运营公司郑州中原新丝路国际多式联运有限公司组织开行,通过铁海联运的方式进行运输,经霍尔果斯口岸出境,铁路运输至哈萨克斯坦阿克套港换装,通过海运跨里海至巴库港,换装铁路后经阿塞拜疆和格鲁吉亚到达土耳其梅尔辛。
此趟班列的开行,标志着郑州始发终到中欧班列在常态化运行郑州至汉堡、慕尼黑、阿拉木图、塔什干、列日、河内、莫斯科、赫尔辛基、卡托维兹、米兰等10条线路的基础上,又开通了一条新的线路,在更大范围构建起了河南连通欧洲、中亚、东盟及亚太(日韩等)的国际物流大通道。
作为中欧班列(郑州)集结中心建设主体单位,郑州经开区积极探索国际货运班列多主体运营模式,成立了以政府为主导的郑州新丝路国际港务投资有限公司来作为引进新的班列运营企业的平台公司,通过不断做大增量、做优存量,终形成“多主体、多线路、差异化”的国际班列运行格局,打造以郑州为中心的“干支结合、枢纽集散”的高效集疏运体系,为加快建设开放强省增添新动能。
“这是开行郑州至土耳其铁海联运班列,以后每个月会逐步加密开行。”郑州中原新丝路公司董事长栗亚冰表示,此条线路的开通提升了中欧班列(郑州)辐射范围,既有利于河南与土耳其实现资源和产业的优势互补,也有助于利用土耳其联通欧亚的特殊地理优势,带动中原地区与东南欧国家的全面经济合作。
2011年3月19日,列中欧班列自重庆开出,如今已十年有余。
7月10日,北京商报记者从国铁集团获悉,截至目前,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4万列,达到41008列,开行超过百列的国内城市达到31个,通达欧洲23个国家的168个城市。
十年间,中欧班列逐渐跑出广度和深度,但运营严重依赖地方财政补贴却是其一直挥之不去的“阴霾”。
不过自去年以来,由于疫情对空运及海运的影响,中欧班列实现逆势发展。由此,能否在快速增长后摆脱补贴,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并实现市场化转型,则变成了摆在中欧班列面前的下一个课题。
强劲增长:中欧班列迎来历史机遇
十余年来,中欧班列开行量及运箱量稳步提升,运送货物货值占中欧货物贸易的比重也从2015年的1%增长至2020年的7%。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欧班列累计向欧洲发运1199万件、9.4万吨防疫物资,战略意义凸显。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同时,中欧班列在2020年实现逆势增长。全年开行1.24万列、发送113.5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50%、56%,年度开行数量突破1万列。
今年上半年,中欧班列延续强劲发展态势,开行数及运箱数同比分别增长43%、52%,单月开行数量均超千列。在国内,已有29个省区市开行中欧班列;在境外,中欧班列通达欧盟、俄罗斯等亚欧大陆不同地区。
在国际贸易体系中,速度快的空运及运价低的海运长期处于运输主导地位,处于两者之间的铁运并未太受重视。
但在疫情冲击下,空运、海运迎来大面积延误和取消,两种运输模式运力严重不足。随着抗疫物资的运输及后续复工复产的推进,大量运输需求堆积,中欧班列迎来历史机遇。
“中欧班列的比较优势是突出的,因为它的价格比空运便宜,时间比海运也会节省至少1/3。”铁路专家、同济大学教授孙章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集装箱技术和时间偏好的盈利模式让中欧班列变得可行。
以重庆至杜伊斯堡为例,中欧班列单程大约需15天,而海运大约需一个月。北京商报记者此前获悉,如果是需要中转的班次,海运目前大约还需额外加上一个月的滞港时间。海运集装箱也正面临一箱难求的困局,价格猛涨至此前2-3倍。
在孙章看来,即便后疫情时期,中欧班列依然保持着强劲的竞争力:“对国内来说,东西部的差距会缩小,现在西南也是口岸,新疆也是口岸,就有助于改善资源分布不均衡的情况。对国际上来说,中欧班列很受德国、法国、西班牙等国家的欢迎,这种比较优势始终存在。虽然增长幅度不会像疫情期间一样,但依然会继续快速发展,这个作用。”
未来趋势:市场化改革初探
中欧班列快速发展,但它也有绕不开的问题。
例如建设初期,部分城市大量投入,导致“空箱”问题出现。而市场化运营则是避免“空箱”的关键。随着相关政策的落实及货源逐步充实,中欧班列综合重箱率(已装货物的集装箱比例)已经达到98.4%。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微博视频截图
此外,中欧班列严重依赖的各地补贴也有逐渐退坡之势。
5月26日,随着机车的长鸣声,保定市首列零补贴常态化运行的中欧班列——由泰通国际运营的75054次中欧班列(保定-莫斯科-明斯克)满载货物,从保定市京雄保国际智慧港缓缓开出,驶向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
国家发改委在去年6月曾发文表示,今后一个时期,中欧班列将大力推进机制创新、模式创新、规则创新、技术创新,进一步激发中欧班列市场活力和创造力,促进班列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事实上,在市场化改革方面,浙江等地已积累一定探索经验。由浙江义乌开出的“义新欧”是中国条由民营企业经营的中欧班列。这与“全球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义乌有源源不断的外贸货源不无关系。
6月16日,“义新欧”中欧班列的开行量达到1000列,比去年提早4个月。更为亮眼的是,今年义乌回程班列箱量增长了48.9倍。